世上所有的成功,基本都是來自后天反復學習修煉的結果。在這個過程中,既包括了通過艱苦奮斗取得的成功要素,也包括了失誤和失敗的教訓總結。成功只惠顧那些“勇于實踐、善于悟道、甘于吃苦、堅持毅力”取得成功的人物,因為他(她)們會“因時而變、因地而變、因事而變、因人而變”并且是富有智慧和能耐的人。他(她)們從非懂到似懂,從無道到悟道、每時每刻他們會懂得地域、季節、人們所需要的變化而有智慧性的感悟到、適應到事態的變化所創造出來的成功因果。
每個人的智力是相差不大的,關鍵在于他的堅強和意志力,就看他是否能做到再苦再累也不放棄,必須做到志向遠大、君子立恒志、堅持毅力、達不到目標永不放棄才能實現你所要的理想夢想,就像一個偉大的領袖一樣,一生就為理想目標而奮斗,最終才會實現了你的夢想目標。
毛主席說過:“一個偉大的人,一生選擇一次,一個平凡的人,每天都在選擇?!?/span>
錢以外的能力之一,就是做人的能力,特別是做人的姿態。錢以外的能力之二,就是人生觀、價值觀,價值觀是我們判斷善與惡的簡單標準。錢以外的能力之三,就是毅力和耐心加時間,最終成功是必然的。
樂觀和悲觀是驅使人們成功與失敗的二個重要因素,樂觀者會把失敗看作是經驗教訓并能改變的事情,這樣就能轉敗為勝,最終獲得成功。悲觀者認為失敗是其內部永恒的特性所決定的,他們對此是無能為力,只有失敗告終。以上兩種人對待失敗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結果,這樣就會造成人們生活質量和社會貢獻完全不同。
良好的心態和憂郁的心情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不同的。憂郁的心情會導致一個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病變,而積極愉快的心態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,工作學習的順利,事業的成功都有極大的幫助。對于正確看待壓力、緩解壓力、化壓力為動力是大為有益的。如果一個人有憂郁悲觀的心態肯定是吃飯不香、睡覺不好、工作討厭,看誰都不順眼,這樣的心態不及時改變就會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,長此生活下去,不生病是不正常的。
總結以上說法,世上每一個人都必須精心學習研究、領悟其內涵,真正做到,就要克服自己最大的敵人“懶惰”二字,一定做到經常學習,學習有關的業務知識、學習有關的處事哲學、學習相關的成功人士,從而做到有積極向上的正確思維觀念,堅定自己的信心,達到一往直前的毅力,朝著自己制定的夢想目標努力奮斗!最終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“懶惰”,比勤奮更能消耗身體
——新大生物科技 張文娟
哈佛大學圖書館里流傳著很多名言,其中一條就是:“勿將今日之事拖延至明日”。人們常說“今日事今日畢”,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并不能充分實現這一點。因為惰性而產生的拖延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的身上:“早上躺在床上不想起來,起床后什么事也不想干,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,能推給別人的事自己不做”?!皯卸琛本拖窈苡姓T惑力的怪物,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與這個怪物相遇。它是人類最難對付的敵人,許多本來可以做到的事,都因為一次又一次的懶惰拖延而錯過了成功的機會。
富蘭克林說:“懶惰像生銹一樣,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”。懶惰是人的一種劣根性,為了做成某件事,必須與它抗爭,超越這種劣根性的鉗制。這種抗爭和超越,一開始總要由一些外力來強制,進而才逐漸內化為恒定的精神和行為習慣。一旦養成勤勞的習慣,往往會擁有一份穩定的愉快心情。因為人在專注的時候,意念與行為協調歸一,所以惡劣的情緒便沒有潛入的機會,更沒有盤踞的空間。一個進入勤勞狀態的人,心中就不會有長久駐足的懶惰。所以,克服懶惰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。
露西婭是美國一家家族企業的老板,事業上,她完全依賴于自己的丈夫,自己也因此變得越來越懶惰。后來,由于她的丈夫突發車禍意外身亡,公司也跟著倒閉了,家庭的全部負擔都落在露西婭一個人身上,并且她還要撫養兩個子女。面對如此困窘的境況,露西婭不得不去工作賺錢。她每天把孩子們送去上學后,便去替別人料理家務,晚上,孩子們做功課時,她還要做一些雜務。有一天,露西婭發現很多現代婦女都因外出工作無暇整理家務。于是她靈機一動,花了7美元買來清潔用品,為有需要的家庭整理瑣碎家務。為了這一份工作,露西婭付出了很大的勤奮與辛苦。漸漸地,她把料理家務的工作變為了一種技能,并成立了專門的公司。后來,甚至大名鼎鼎的麥當勞快餐店也找她代勞。如今的露西婭擁有了自己的“保潔公司”,每天的訂單滾滾而來,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松懈,仍然夜以繼日地工作。
“懶惰”,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墮落,它就像精神腐蝕劑一樣,慢慢地侵蝕著你。一旦背上了懶惰的包袱,生活將是為你掘下的墳墓。馬歇爾?霍爾博士認為:“沒有什么比無所事事、懶惰、空虛無聊更加有害的了”?!皩τ趹卸璧娜藖碚f,想要成就大事完全是不可能的”,因為懶惰的人總是貪圖安逸,遇到一點兒風險就嚇破了膽,另外,這些人都缺乏“吃苦實干”的精神,總存有僥幸心理。而那些能夠成就大事的人,他們更相信“勤奮是金”。所以在被懶惰摧毀之前,你要先學會“摧毀懶惰”。從現在開始,“一定要擺脫懶惰的糾纏,絕對不能有片刻的松懈”。
“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!”這是古羅馬皇帝臨終前留下的遺言。古羅馬人有兩座圣殿,一座是勤奮的圣殿,一座是榮譽的殿堂。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順序,必須經過前者的座位,才能到達后者。勤奮是通往榮譽圣殿的必經之路。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,要想到達成功的圣殿,唯一的道路就是勤奮。
在哈佛,所有的學子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:“懶惰的人缺少的是行動,他們是思想的巨人,行動的矮子”!所以青少年朋友要時刻提醒自己:“成事在勤,謀事忌惰”。要知道,“人生短暫,懶惰就如同慢性自殺”。
2013年4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