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,與外界產生一定的經濟糾紛甚至形成訴訟案件應該說屬于正?,F象。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,我公司有的項目部卻超常規的出現了遭外單位起訴較多的情況,甚至有些案件是不應該產生的,從而給公司造成了額外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外界影響,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第一、存有聽之任之的糊涂觀念
有過別的項目部,對債權人的討債,不是耐心細致的向人家說之以情動之以理,盡最大限度的讓人家理解項目部的暫時困難,制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履行債務償還的計劃,而是采取躲避的辦法,甚至有的項目部存有“債權人大不了就是起訴,只要一起訴就是公司的事了,這樣項目部就能解脫責任的糊涂概念”。這樣的項目經理忘記了自己是這個項目的承包人,你這樣做的后果是無形中增加了起訴費、保全費、對方的經濟損失費、執行費、律師代理費等這些工程成本,這也叫羊毛出自羊身上,自己造成名利雙損失的后果(一是增加項目部的成本,二是給項目部和公司造成聲譽損失)。
第二、運營機制有待矯正
有的項目部存在著項目經理所簽署的購銷材料合同、勞務分包合同的履行情況與項目會計不銜接的情況,尤其是帶有要求項目部或分公司,為外包隊擔??蹌澆牧腺M、勞務費的這種協議,要將簽署好的協議轉交至項目會計,以便確保在給外包隊撥付工程款時給予扣劃,避免因項目會計不知道我方負有扣劃義務,而向外包隊全額支付后,叫供貨(料)商直接起訴要求公司承擔履行償還的訴訟。
第三、法律程序上說不清楚的質量問題
也有的項目部,在履行購買合同及勞務承攬合同中所發現的質量問題,不是按照合同中對發現質量問題時的有效時間和告知方式通知對方,而是錯誤的認為,反正對方可得向咱要錢,到那時再扣錢也不晚,因此雙方爭執不下,從而導致對方使用訴訟程序,有這種想法的項目部忽略了一個問題,這就是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有效時間和告知方式(必須用書面的郵遞特快或電話音像方式)向對方履行告知義務,在訴訟中我方是處于很被動地位的。
綜上,提請我們的各項目部、分公司要提高節能降耗和維護公司整體外在形象意識,一定要盡最低限度的避免和減少被訴案件的發生,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和減少不應有工程成本的產生,達到提高工程經濟效益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