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今社會雖然科技進步,信息發達,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,但最直接而主要的還是語言。只要不是啞巴,就不可能不說話。然而,不是所有的話都可以說,也不是什么時候想說什么就可以說什么,而是有些話不能亂說。
有些人總是喜歡捕風捉影,口無遮攔,想說什么就說什么,不說不知道,一聽嚇一跳!是的,一個人的水平、素質如何,從他的談吐中便可以大致了解。一個人倘若老是滔滔不絕,口若懸河,人們大約會自然而然地降低對他所說的話的可信度,所謂“言多必失”就是這個道理吧!一個負責任的人是不會亂說話的,因為亂說話這不是他的品格。
關于如何說話,古人早已為我們提供了經驗,總結了教訓,可有的人就是屢犯不改!古人說: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?!彪m然,人一說話不一定就會惹禍,但很多禍確是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而惹出來的。例:三國時期,曹操的手下——掌管文書的“楊修”,他是很聰明的人,為人恃才放曠,數犯曹操之忌。一次“楊修”去見曹操,曹操正在吃雞,適逢軍士來請示口令,曹操答:雞肋?!皸钚蕖甭牶蠓祷貭I寨,收拾行囊,眾人問為何?“楊修”答:咱們馬上就要退兵,故提前收拾好!眾人皆驚?!皸钚蕖闭f:主公已生退意,“雞肋者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”,故有此說!眾人一聽,也紛紛回營收拾行囊準備撤退。曹操聽后大怒,說:“楊修妖言惑眾,擾亂軍心”!令將“楊修”斬首示眾,以整軍心?!皸钚蕖敝谰退涝谒麃y說上。所以,人要管好自己的嘴巴,一些不該說、不能說的話不要亂說。
俗話說:“良言半句三冬暖,惡語一字六月寒”。這大概是要我們多說暖人心的話,少說傷人心的話吧!是??!“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,是永遠收不回來的”。有時一句無意的話在有意的人聽起來也非同小可了,你再解釋也沒有用處。這時候,你該知道有些話不能亂說了吧!社會不喜歡惹是生非的人,你若想讓他不要亂說簡直像要把濕透的棉被曬干那般難,對于一個亂說已成了習慣的人來說,你又怎么堵得了他的嘴?當說謊已成為某些人的標志,誰還會聽信他呢?這個人不再被人在乎時其實也夠可憐的!一旦事情巧合后果是難以想像的……俗話說“墻倒了砸不死人,舌頭倒了就能砸死人”!
一個人若想要得到尊重,就不能不“自重”。嘴巴是自己的,管好嘴巴也是自己的責任。一個人說與不說,少說多說,說真說假,胡說亂說全在自己。如何說話,該怎么去說是個人的選擇。國學大師季羨林就選擇“真話不全說,假話全不說?!贝蠹胰绻綍r多想想季老這句話,也是有一定的哲學道理的!
請注意:如果將一些不能說的話亂說了,對己、對人、對一切將是百害無一利的。我們作為新城建工的一員,就要按照企業文化里要求的“凡不利于企業形象的話不說、凡不利于企業發展的話不說、凡不利于企業利益的話不說、凡不利于規章制度的話不說、凡不利于工作、團結的話不說、各種風涼、牢騷、破氣的話不說”。這是企業管理要求的,更是我們做人的標準。所以,我們在把話說出口之前,要多想想哪些是不能亂說的。
牢記:說話,是一種技巧,也是一門藝術。不亂說話,更是一種素養、一種美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