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近一年中秋時。據媒體記者調查,在一些地方,天價月餅以禮品卡、禮品券等形式藏身電商,線上銷售成為新渠道,夾雜著鮑魚、紅酒等高檔商品的“至尊禮盒”,異常熱銷。
一些送禮歪風換上“電子隱身衣”,一些奢華陋習試探著回流,人們清晰地看到了不良作風的頑固性和反復性。盡管改作風開了一個好頭,但還沒有“松口氣”的資本,一旦放松警惕、放寬要求,一些不良作風就可能變形復燃、卷土重來。
俗話說,“廉不廉,看過年;潔不潔,看過節”。中秋、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,既是人們表達情感的節點,也是清風正氣與權錢交易等歪風邪氣進行較勁的特殊時期。一個節點就是一場戰役。從中秋到元旦、春節、端午,緊緊盯著一個個節日,把作風建設的一個個具體要求,融入到一個個節點之中,才能由點及面、久久為功,織就一張反對不良作風的大網,把來之不易的好風氣鞏固下來。
在一個地方,社會風氣的此長彼消,與權力的示范引領有著密切關系。營造良好風氣,關鍵要管住權力之手,把握“?!薄伴L”辯證法,在從嚴要求上下功夫。尤其要織密監督之網,把黨內監督、專門監督、群眾監督、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結合起來,開啟全天候與全方位的“探照燈”,無論歪風陋習穿上什么樣的隱身衣,無論進行怎樣的改頭換面、變形變種,都將無處藏身、受到嚴肅處理,打碎一些不良作風“變形復燃”的幻想。